6.26国际禁毒日丨云岩公安分局提示青少年注意辨别新型毒品

贵州交通广播 | 2025-06-24 10:04

在2025年6月26日,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,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提示大家,注意新型毒品的“暗害”。

从合成大麻素到氟胺酮、钾胺酮、溴胺酮,再到依托咪酯、美托咪酯,新型毒品种类多样,更换名称、更新迭代速度快。2023年10月1日,随着依托咪酯被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,一种新型毒品替代物质很快以“非列管”的面貌出现在全国多个省份。比如当一种非法加入电子烟油的成瘾物质被列管后,毒品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具有类似效果但尚未被列管的替代物质。

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禁毒民警介绍,相较于传统毒品犯罪,新型毒品制作成本低,犯罪分子为攫取高额利润,不断推出毒品替代物。他们普遍采取“互联网+物流寄递+电子支付”等非接触方式进行交易,隐蔽性更强。

以“上头电子烟”为例,犯罪分子在网购平台和朋友圈里,兜售“上头”电子烟的“黑话”层出不穷。一些青少年购买新型毒品像网购零食一样“轻松”。警方介绍,新型毒品往往出现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场所,不少未成年人出于“赶时髦”“结交朋友”的从众心理,在朋友撺掇、哄骗下吸食新型毒品。犯罪分子还会用多种话术降低吸食者的警惕心和负罪感,谎称“它们没有列管,不是毒品,没有危害”,或者用“不吸没有面子,交不到朋友”等说辞予以“绑架”。年轻人一旦接触,再进入娱乐场所就会主动觅毒。

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提示广大青少年新型毒品伪装的零食,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,当陌生人或不是很熟的人给你东西,特别是吃的喝的,最好不要接受。

对于那些外包装简陋,没有注明成分,制造商等信息或仅有外文说明的零食,切记不要食用!因为这极可能是毒品的“保护伞”。过度包装的“潮流饮品”“时尚零食”,那些你听都没有听过的“新鲜”东西,哪怕对方说得再好,也别去碰。更不要怀猎奇心理,跟风尝试,因为这些极有可能是毒品的化身,一尝误终生。